古诗(议论)

/ 诗人(议论) / 小说(议论) / 古籍(议论)

《徐逊绵题三贤祠堂诗有云士死惟留姓与名天下第一议论也再赋二首其二》

方回 〔元代〕

黉宇祠堂塑像新,两朝邦伯间邦民。没身不朽缘何事,异世相知自有人。

梅魄鹤魂招处士,松心凤咮吊累臣。宫墙数仞严香火,似胜萧萧野水滨。

复制

《徐逊绵题三贤祠堂诗有云士死惟留姓与名天下第一议论也再赋二首》

方回 〔元代〕

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

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蘋藻荐芳馨。

复制

《申仲义录事杭州来议论慷慨风节可喜作此以赠》

谢应芳 〔元代〕

客来试问钱塘事,冠盖都非旧日人。尚喜西湖堪种菊,不知东海欲扬尘。

手题王粲《登楼赋》,头戴陶潜漉酒巾。如此江山如此客,政须倾倒洞庭春。

复制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王禹偁 〔宋代〕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待漏院记》

王禹偁 〔宋代〕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

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

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

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

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

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朋党论》

欧阳修 〔宋代〕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辨奸论》

苏洵 〔宋代〕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

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

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

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

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

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

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

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

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

《心术》

苏洵 〔宋代〕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

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六国论》

苏辙 〔宋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报刘一丈书》

宗臣 〔明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 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 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 无阻我也!”门者答揖。

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满庭芳·蜗角虚名》

苏轼 〔宋代〕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沁园春·孤馆灯青》

苏轼 〔宋代〕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思玄赋》

张衡 〔两汉〕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其辞曰: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其弗违。

匪仁里其焉宅兮,匪义迹其焉追?潜服膺以永靓兮,绵日月而不衰。

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

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志团团以应悬兮,诚心固其如结。

旌性行以制佩兮,佩夜光与琼枝。

纗幽兰之秋华兮,又缀之以江离。

美襞积以酷裂兮,允尘邈而难亏。

既姱丽而鲜双兮,非是时之攸珍。

奋余荣而莫见兮,播余香而莫闻。

幽独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幸二八之遌虞兮,喜傅说之生殷。

尚前良之遗风兮,恫后辰而无及。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

感鸾鹥之特栖兮,悲淑人之稀合。

彼无合其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

旦获讟于群弟兮,启金縢而乃信。

览烝民之多僻兮,畏立辟以危身。

曾烦毒以迷或兮,羌孰可与言己?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缤纷而不理。

愿竭力以守义兮,虽贫穷而不改。

执雕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止。

庶斯奉以周旋兮,要既死而后已。

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圜方。

珍萧艾于重笥兮,谓蕙芷之不香。

斥西施而弗御兮,羁要袅以服箱。

行陂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

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河而无航。

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

袭温恭之黻衣兮,披礼义之绣裳。

辫贞亮以为鞶兮,艺技艺以为珩。

昭彩藻与雕琢兮,璜声远而弥长。

淹栖迟以恣欲兮,燿灵忽其西藏。

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

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之为霜。

时亶亶而代序兮,畴可与乎比伉?咨妒嫮之难并兮,想依韩以流亡。

恐渐冉而无成兮,留则蔽而不章。

心犹与而狐疑兮,即岐阯而摅情。

文君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

历众山以周流兮,翼迅风以扬声。

二女感于崇岳兮,或冰折而不营。

天盖高而为泽兮,谁云路之不平!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嶢峥。

惧筮氏之长短兮,钻东龟以观祯。

遇九皋之介鸟兮,怨素意之不逞。

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雕鹗竞于贪婪兮,我修絮以益荣。

子有故于玄鸟兮,归母氏而后宁。

占既吉而无悔兮,简元辰而俶装。

旦余沐于清原兮,晞余发于朝阳。

漱飞泉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翾鸟举而鱼跃兮,将往走乎八荒。

过少皥之穷野兮,问三丘乎勾芒。

何道真之淳粹兮,去秽累而票轻。

登蓬莱而容与兮,鳌虽抃而不倾。

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

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

噏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为粮。

发昔梦于木禾兮,谷昆仑之高冈。

朝吾行于汤谷兮,从伯禹于稽山。

集群神之执玉兮,疾防风之食言。

指长沙以邪径兮,存重华乎南邻。

哀二妃之未从兮,翩傧处彼湘濒。

流目覜夫衡阿兮,睹有黎之圮坟。

痛火正之无怀兮,托山陂以孤魂。

愁蔚蔚以慕远兮,越卬州而愉敖。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

扬芒熛而绛天兮,水泫沄而涌涛。

温风翕其增热兮,惄郁邑其难聊。

顝羁旅而无友兮,余安能乎留兹?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

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

躔建木于广都兮,拓若华而踌躇。

超轩辕于西海兮,跨汪氏之龙鱼。

闻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思九土之殊风兮,从蓐收而遂徂。

欻神化而蝉蜕兮,朋精粹而为徒。

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

乱弱水之潺湲兮,逗华阴之湍渚。

号冯夷俾清津兮,棹龙舟以济予。

会帝轩之未归兮,怅相佯而延伫。

呬河林之蓁蓁兮,伟《关雎》之戒女。

黄灵詹而访命兮,摎天道其焉如。

曰:“近信而远疑兮,六籍阙而不书。

神逵昧其难覆兮,畴克谟而从诸?牛哀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

鳖令殪而尸亡兮,取蜀禅而引世。

死生错而不齐兮,虽司命其不晰。

窦号行于代路兮,后膺祚而繁庑。

王肆侈于汉廷兮,卒衔恤而绝绪。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

董弱冠而司衮兮,设王隧而弗处。

夫吉凶之相仍兮,恒反侧而靡所。

穆负天以悦牛兮,竖乱叔而幽主。

文断祛而忌伯兮,阉谒贼而宁后。

通人暗于好恶兮,岂爱惑之能剖?嬴擿谶而戒胡兮,备诸外而发内。

或辇贿而违车兮,孕行产而为对。

慎灶显于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谇。

梁叟患夫黎丘兮,丁厥子而事刃。

亲所睇而弗识兮,矧(shěn)幽冥之可信。

毋绵挛以涬己兮,思百忧以自疢。

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

汤蠲体以祷祈兮,蒙厖褫以拯人。

景三虑以营国兮,荧惑次于它辰。

魏颗亮以从理兮,鬼亢回以敝秦。

咎繇迈而种德兮,树德懋于英六。

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凋而己毓。

有无言而不雠兮,又何往而不复?盍远迹以飞声兮,孰谓时之可蓄?仰矫首以遥望兮,魂僘惘而无畴。

逼区中之隘陋兮,将北度而宣游。

行积冰之硙硙兮,清泉冱而不流。

寒风凄而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

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

坐太阴之屏室兮,慨含欷而增愁。

怨高阳之相寓兮,仙颛顼之宅幽。

庸织络于四裔兮,斯与彼其何瘳?望寒门之绝垠兮,纵余绁乎不周。

迅飙潚其媵我兮,骛翩飘而不禁。

越谽谺之洞穴兮,标通渊之碄碄。

经重阴乎寂漠兮,愍坟羊之潜深。

追慌忽于地底兮,轶无形而上浮。

出右密之暗野兮,不识蹊之所由。

速烛龙令执炬兮,过钟山而中休。

瞰瑶谿之赤岸兮,吊祖江之见刘。

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

戴胜慭其既欢兮,又诮余之行迟。

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

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

舒妙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

离朱唇而微笑兮,颜的砾以遗光。

献环琨与玙缡兮,申厥好以玄黄。

虽色艳而赂美兮,志浩荡而不嘉。

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歌曰:“天地烟煴,百卉含葩。

鸣鹤交颈,雎鸠相和。

处子怀春,精魂回移。

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将答赋而不暇兮,爰整驾而亟行。

瞻昆仑之巍巍兮,临萦河之洋洋。

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

登阆风之曾城兮,搆不死而为床。

屑瑶蕊以为糇兮,斞(原字为“奭”+“斗”)白水以为浆。

抨巫咸以占梦兮,乃贞吉之元符。

滋令德于正中兮,合嘉禾以为敷。

既垂颖而顾本兮,尔要思乎故居。

安和静而随时兮,姑纯懿之所庐。

戒庶寮以夙会兮,佥恭职而并迓。

丰隆軯其震霆兮,列缺晔其照夜。

云师蘧以交集兮,涷雨沛其洒涂。

轙雕舆而树葩兮,扰应龙以服辂。

百神森其备从兮,屯骑罗而星布。

振余袂而就车兮,修剑揭以低昂。

冠咢咢其映盖兮,佩綝纚以辉煌。

仆夫俨其正策兮,八乘摅而超骧。

氛旄溶以天旋兮,蜺旌飘而飞扬。

抚軨轵而还睨兮,心灼药其如汤。

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左青雕以健芝兮,右素威以司钲。

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属箕伯以函风兮,澄淟涊而为清。

曳云旗之离离兮,鸣玉鸾之嘤嘤。

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蒙而上征。

纷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扬灵。

叫帝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

聆《广乐》之九奏兮,展泄泄以肜肜。

考理乱于律钧兮,意建始而思终。

惟盘逸之无斁兮,惧乐往而哀来。

素抚弦而余音兮,大容吟曰念哉。

既防溢而静志兮,迨我暇以翱翔。

出紫宫之肃肃兮,集太微之阆阆。

命王良掌策驷兮,逾高阁之锵锵。

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

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

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

倚招摇、摄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遹皇。

偃蹇夭矫娩以连卷兮,杂沓丛顇飒以方骧。

戫汨飂泪沛以罔象兮,烂漫丽靡藐以迭逿。

凌惊雷之砊磕兮,弄狂电之淫裔。

逾厖澒于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廓荡荡其无涯兮,乃今穷乎天外。

据开阳而頫盼兮,临旧乡之暗蔼。

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魂眷眷而屡顾兮,马倚輈而徘徊。

虽遨游以偷乐兮,岂愁慕之可怀?出阊阖兮降天涂,乘飙忽兮驰虚无。

云霏霏兮绕余轮,风眇眇兮震余旟。

缤联翩兮纷暗暧,倏眩眃兮反常闾。

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之遐心。

修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佩之参参。

文章焕以粲烂兮,美纷纭以从风。

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

结典籍而为罟兮,驱儒墨而为禽。

玩阴阳之变化兮,咏《雅》《颂》之徽音。

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陵之钦崟。

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

夕惕若厉以省諐兮,惧余身之未勅也。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墨无为以凝志兮,与仁义乎消摇。

不出户而知天下兮,何必历远以劬劳!系曰: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只怀忧。

愿得远度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

超逾腾跃绝世俗,飘飖神举逞所欲。

天不可阶仙夫希,《柏舟》悄悄吝不飞。

松乔高跱孰能离,结精远游使心携。

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庄暴见孟子》

孟子及弟子 〔先秦〕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於潜僧绿筠轩》

苏轼 〔宋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唐代〕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桃源行》

王安石 〔宋代〕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六亲五法》

刘向 编 〔先秦〕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

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

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将不汝助。

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王。

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

惟有道者,能备患於未形也,故祸不萌。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

缓者,後於事;吝於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送孟东野序》

韩愈 〔唐代〕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鸣殷,周公鸣周。

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

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

秦之兴,李斯鸣之。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

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

三子者之鸣信善矣。

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

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论诗三十首·其四》

元好问 〔金朝〕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